CON+ 獲得 SDN 國際服務設計大賽學生組 Winner
More
Artboard.png

築家小幫手

HomePlus 是一個無家者發揮技能,以行動力量幫助弱勢族群,提升民眾募捐意願,同時協助無家者穩定自立的服務。

Project Manager / Iris Zheng

Designer / Hsueh-Che Hsiao, Chih Yun Li

Designer / Yi Meng Siao, Shin-En Chien

Researcher / Min Hong, Selena Yang, Vivi Lai

IMPACT

讓無家者發揮技能以行動力量幫助弱勢群,從中提升民眾募款意願,募款一次幫助兩方弱勢,同時達到服務目的 -  協助無家者穩定自立重返社會。

CHALLENGE

除了循序漸進的培養無家者穩定工作的習慣外,更要打破一般民眾的刻板印象,並重新讓無家者建立社會連結,才能真正重返社會。

BACKGROUND

許多無家者有意願工作,甚至也有工作技能和經驗,但因受制於個人條件因素影響,例如:年齡老化、學歷低、罹患疾病等等,而這些原因往往被大家污名化,加上媒體賦予的負面標籤,使無家者在社會上總是被排斥,使其無法有穩定工作,也因無家者長期流浪在外,沒有安心之處,不只資源取得不易,也難以儲存資源,又因不符合政府所設限的補助門檻,使之被排除在國家資源外,惡性循環下,難以脫離無家者身份。

能夠有工作、還有人陪我講話聊天,不然會很無聊,這樣比較有在生活的感覺拉!

— 張先生,53歲

RESEARCH AND INSIGHT

1. 改善社福資源的必要性

管理無家者需要耗費許多政府社福資源,但現今針對無家者的處理方針又無法改善及減緩資源的消耗,所以長期的規劃及培養無家者漸漸脫離此身份是必要的,HomePlus 希望轉換資源使用的方式讓無家者不再被認為是脫離不了惡性循環弱勢。

2. 弱勢需求=無家者發揮價值的舞台

現今有許多弱勢需要基本家庭修繕的服務,例如:較為貧困的家庭、獨居老人或年輕單親媽媽等,而無家者技能團隊的技能程度是可以滿足此基本修繕需求的,因為弱勢所求的是剛好的生活環境並不是太過華麗的裝潢,所以技能團隊幫助弱勢是一無家者能發揮價值的舞台。


3. 不只工作,社會連結更重要

雖然在機構中能夠有穩定工作,但往往在離開機構後,因為缺乏社會網絡的連結,導致在工作上或生活上遇到挫折時,不易繼續堅持,選擇放棄,最後又再次回到街頭流浪。

DESIGN AND FEATURES

1. 線上線下的運用

HomePlus 透過線上的設計來輔助線下的服務,結合技能團隊管理溝通和技能團隊的運行,使服務能更加順暢有效率,科技的介入也增加無家者與社會的連結性,不僅加強了服務的效率也增加團隊向心力及無家者社會連結性。

2. 培養穩定工作的服務與平台

不只解決無家者在工作上容易遇到的問題,更利用無家者共同組成團隊,一起進行工作的方式,讓無家者重新培養穩定工作的習慣,協助建立穩定工作習慣,並在過中和其他人建立社會連結。

3. 增加民眾募款與協助意願

讓無家者藉由幫助弱勢發揮價值,扭轉負面形象,從中讓無技能的無家者能夠練習計能,最終達到服務民眾,來重建社會網絡,並使用無家者的故事,讓民眾能夠理解無家者的出現,並不是個人特質的關係,而是社會缺乏某些功能協助無家者。

UX TESTING

1. 質性驗證

將 APP 的頁面打印成紙製原型,讓用戶實際使用產品,探討無家者和捐款者如何使用 APP 和捐款網頁,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正負相情緒,以此為基礎,做為之後的設計改善建議。

2. 量化問卷

瞭解一般民眾對於公益網站及活動的資訊呈現的看法,進而驗證整體設計是否符合目標族群,並瞭解無家者是否可以透過公益行為及服務來降低其刻板印象,並提升形象。

CONCLUSION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無家者。成為無家者的原因,大多是複雜且交雜在一起的因素,沒有辦法用單點的思維去處理,往往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藉由一套完整的流程去協助無家者重返社會,並讓無家者重新建立新的社會連結,但現實卻不會和理想一樣完美,本專案希望能夠藉由一套新的做法,提出服務設計應用在無家者協助的可能性,期望未來能夠讓每個人不會脫離社會保護網。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藉由設計注入新的能量,創造新的可能。

 
 
award_logo.png

榮獲 2018 UXD Award 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