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從0到1的內容,深深被第六章的不確定樂觀主義的分析,以及第七章所描述的冪次法則所震驚。就如文章所描述的,生活在目前的社會裡,每個人必須非常努力的思考自己的行動到底會落在80/20曲線的哪一段,因為幕次法則的代價差別太大了。在這樣的年代,及早確立自己的方向,全力以赴的努力,才會使自己的努力獲得高額的回饋,足以應付不確定的未來。
這正好說明目前設計領域的情況,很多學生在選擇想要專精的設計領域時,很少去思考該領域十年後的價值,多採許喜好式的選擇,按照自己偏好選取,或是採取全盤式的學習方式,每種設計學一些。但是畢業踏入職場的那一天,就發現不同領域的工作機會與報酬差距很大,但是又沒有時間與資源可以回頭。
我的專業領域是用戶體驗創新設計,對於很多人而言,就是APP設計和網頁設計,或是2D的呈現與美觀。但是深入其內涵就會知道,用戶體驗創新設計不只是工業設計拿掉3D建模,還有很多相關的知識涉入與專業內涵。再加上這個學科本身還在活躍的發展,所以很難一言而盡。每當有學生問我,該如何學習APP時,我都只能簡單回答,看書、分析好的設計案例、多練習,可以問問我們研究室的同學等籠統的答案。
所以在很多人的理解裏,用戶體驗創新設計不是一個正式的學科,沒有工業設計出名,也沒有文創設計搶版面,內容似乎也不是很深入。但是用戶體驗創新設計對於我們研究室而言,就像是最有價值的新創事業,我們認定它的價值與未來性,過去三年全力的耕耘這個領域,目前也慢慢看到專注的結果。
三年內DITLDESIGN相關畢業學生,兩位在平安銀行、一位在曼谷的北歐公司、兩位在掏寶,未來半年還有三位會去大陸的大型公司,平均的薪水應該超越台灣目前平均不少。重要的是大多是從事創新的活動,面對國際的市場與競爭,身邊的同事也都是一時之選,所以能力與眼界會持續的提升,四年後有能力從事更高階的創新活動。
這樣的機會與成長似乎比較常出現在用戶體驗創新設計領域,而非傳統的設計領域,這樣的機會與成長似乎也只出現在準備好的用戶體驗創新設計師,而非只是對用戶體驗創新設計有興趣的新手設計師。原因可能包含,互連網創新服務的蓬勃發展,傳統設計領域畢業生的飽和,以及用戶體驗創新設計教育的不足。
用戶體驗創新設計的人才需求也許不會持續太久,五年內國際間與大陸用戶體驗創新設計人才就不會如此缺乏,到時即使從事用戶體驗創新設計,也很難踏出台灣的產業界。所以如果你對於用戶體驗創新設計有興趣,應該利用這幾年的空檔,好好培養自己的相關能力,全力以赴的學習這個領域,
如果你是有兩年工作經驗的設計師,對於用戶體驗創新設計有興趣,很推薦利用一年的時間學習用戶體驗創新設計,尋求更具創新意義的工作機會,把握冪次法則的變化,掌握不確定的樂觀未來。
以上是我們粗淺的想法,歡迎互相交流與討論。
www.ditldesign.com